很久沒去鹿港走走了..
愛趴趴走的我..
利用上星期唯一的一天假日..
跟Rene'e母子檔在鹿港度過一個悠閒的下午..
以前都是開車(或騎車)到了那..
利用自己的雙腳步行..
這邊看看..那邊逛逛..
這次去鹿港看得很不一樣..
因為這次我們步行的交通工具是.."三輪車"..
沒錯..就是三輪車..
由鹿港基督教長老教會所成立的鹿港教會社區關懷協會..
為了提供就業及輔導中年轉業..並推廣鹿港的文化..
推出鹿港觀光三輪車..
共有三種票價可供選擇..
我們選擇了全程套票的行程..
票價一車600元..全程時間約一個半小時..
而這一個半小時當中..
會由三輪車的車伕載著我們穿越大街小巷..
帶我們欣賞各個景點..還會為我們講解每個歷史..
像老街..像摸乳巷..也都會讓我們下去親自走一趙..
三輪車會到另一頭等我們..行程很豐富哦..
這樣的花費..真的很值得..
有些地方..透過車伕大哥介紹後..都會有"哦~原來是這樣.."的感受呢..
車伕大哥人很好..
像是我們突然想去買某家老牌肉包..
他還迴車帶我們去買..而且他去買..不用排隊哦..
這一趟旅程下來..早就不止一個半小時呢..
推薦給要去鹿港遊玩的朋友..
也可利用觀光三輪車..來認識鹿港哦..
民以食為天..到了鹿港也差不多快中午了..
先到天后宮裡參拜..向神明祈福保祐..
再去吃飯飽足一頓..
這邊的蚵仔料理真的很不錯吃哦..
接著進入今天的主題..三輪車文化之旅..
我一度懷疑..三輪車真的要騎進去嗎..裡面觀光客很多耶..
但是..三輪車真的是載我們穿梭在大街小巷哦..
車伕大哥不偎大太陽..很認真的在向我們講解呢..真是辛苦啊..
鹿港一共有三間天后宮..
一間是大家常去..在中山路到底..香火鼎盛的那間..
一間是上圖的這間..
這二間的差別..在古時..前者是一般平常老百性參拜的..後者則只有文武百官才可進入..
一間則是興安宮..為鹿港最早的媽祖廟..
鹿港的老街..很多房子還是保有原來的建築..
這間"東昇行"..裡面的入口處掛有一個"武魁"的匾額..代表著這戶人家的祖先曾有人擔任武官..
半邊井的主人家門口有個匾額..上頭有四個字..三槐挺秀..
車伕大哥說..第三個字中有個王字邊..代表這一戶人家姓王..
以前有錢人家才有能力鑿一口井..
這口"半邊井"有一半露在牆壁外..
表示這戶人家善心..一半供外人使用..
據說..這戶人家的祖先..曾官至丞相..
且其後代目前為教職人員..還住在裡面呢..
"九曲巷"..路為其名..一堆房子擠身在彎彎曲曲的小巷弄之中..
因為鹿港靠近河港..總有海風吹來..而九曲巷的主要用意..就是可抵擋海風..將由海邊吹來的風勢減弱..
另一個用意..是可防止盜賊..因走至彎彎曲曲的巷弄之中..一個不小心..很容易迷路的..
十宜樓..古時..原本在高處可以看到海港的船..和敵人的狀況..
樓上的小洞是放置槍枝..大洞是放置大炮..
後來..許多文人雅興..會在上面吟詩做樂..欣賞景色..於是變成文人的聚集場所..
慶昌商行..早期是做貨運運輸的..經濟狀況尚可..
一次..慶昌商行的老闆救了一名男子..並為他治療..
這名男子病好後..告知這戶人家..他其實是名強盜(海盜)..
而為了報答這戶人家的救命之恩..這男子送給這戶人家幾面旗子..
並告知這戶人家..當他們的船在運送時..只要插上這旗子..
他就會通知手下弟兄不可奪取財物..且毫無阻礙的讓他們通行..
慢慢的..大家覺得奇怪..為何自己的船行時..都會被搶..而這戶人家的船都沒事..
後來..許多船民都"靠行"在慶昌商行之下..也造就了慶昌商行的規模..更成了富人..
意樓..位於慶昌商行的後面..是慶昌的媳婦的房間..
古時..一女子初嫁為人婦沒多久..夫婿即赴京趕考..
夫婿特地在房外種一棵楊桃樹..告知妻子..見到楊桃樹就像見到他一樣..
女子一直等待著丈夫歸來..只要思念夫婿就會倚在窗邊望著楊桃樹..
但是..夫婿仍究是沒有回來..
有三說..
一說..夫婿功成名就..在他鄉另結新歡..
一說..夫婿無法功成名就..無臉見親人..在他鄉自殺而亡..
一說..夫婿未到京應試即在途中遭遇意外..
而最後..在意樓等待夫婿的妻子..終於抑鬱而終..
興安宮..是國家三級古積..也是天后宮..是鹿港最早的媽祖廟..
而且門神是女的哦..
位於興安宮旁的建築物..以前曾為荷蘭人所居住..
這面牆上有一個像荷蘭人的鬍子..據說這標記是可以有"避邪"的作用..
摸乳巷..又稱君子巷..因為這條巷子非常的窄..
古時..一男子走進這條巷子..結果有一女子從對向走來..這男子不知該怎麼辦..
一時之間..這男子突然面上牆壁..看都不好意思看一眼..一直到女子走過..
於是有君子巷一說..
有著悠久歷史的龍山寺..記得上一次來時..都還圍著在整修..
左圖上的六根柱子..和進去的另一面的六根柱子..總共十二根柱子是有意義的..(什麼意義..忘了..哈..)
這叫"乞丐椅"..在進廟跟出廟都有這樣的石座..(右進左出)
且有趣的是..因大家進廟是帶著現金進去買貢品跟香紙..所以是捐錢給乞丐..
而出廟時..因大家手上拿的是拜完的貢品..所以是捐食物給乞丐..
這些乞丐還說好輪流坐..這樣大家才公平..有時乞討現金..有時乞討食物..
而廟公坐在石座上時..還會被乞丐趕走..於是有"乞丐趕廟公"一說..
石柱上佈滿了動物..
這面石碑上本來是一些字..據說某次..石碑上突然出現像照片中的影像..像是觀音菩薩..而且手上還拿著長毛..
另一照片是龍山寺最後面的池塘一景..
三輪車的車伕大哥說..鹿港有二間有名的包子店..一家是阿珍肉包..另一家就是老龍師肉包..
因為老龍師肉包我們還沒吃過..所以車伕大哥帶我們去本店買..(他幫我們買..所以不用排隊哦)
但忘了拍照..所以拍了分店的照片(如上)..一樣是大排長攏哦..
第一張是"丁家大宅"的後門..第二張是丁家大宅的前門..即"新協源"..
屋內還保有一些舊時的面貎跟物品..這是穀倉..只要把那小木門拉起..穀物就會流出來了..
另一張則是從丁家大宅的前門往後面望去..是一徑一徑的..
玉珍齋是鹿港名產之一..幾乎到鹿港的人都會去買糕餅..
另一間"鄭玉珍"位於龍山寺旁..其創始人"鄭槌"原為玉珍齋的從泉州聘請來的糕餅師傅..
在當時..玉珍齋出場地..鄭槌出人力..負責教導這些人製作糕餅..
幫玉珍齋打響名號後..才自己出來設立自己的糕餅店..
我們這次沒去買玉珍齋..而是去這間"鄭玉珍"買..有先現場試吃..真的不輸給玉珍齋哦..也是很好吃..
因為車伕大哥的關係..還給我們打折呢..
車伕大哥說..
熱鬧的中山路過去有個形容詞..
就是..不見天.不見地.不見女人..
在中山路上有海關..過去都可以看到來來往往的人們作生意跑船..
但是這裡卻看不到半個女人..因為女人只可以在家裡..不可以出門半步..
但是都會在樓上看下面的男人們在做什麼..
因此他們所待的地方又稱為女兒樓..
海關前的廣場(即為現在城隍廟前的那塊地)..在過去是吃東西的地方..
所有的人一下船就是來到此處大吃特吃..
因為人數太多..怕自己會吃不到..就有搶食物的狀況..因此以前有人稱此處為"餓鬼街"(台語)..
最後跟這位車伕大哥拍張照..這位大哥人很好哦..這樣載著我們到處去..真是辛苦啦..
最後回程步行去停車場時..經過了這間"日茂行"..也是古積哦..以前是做貿易往來的..
像這樣的深度之旅真的很不錯哦..
除了坐三輪車不用自己走的很累之外..
也不會像走馬看花的到各個景點..
還可讓這些阿伯們有工作..
很值得推廣哦..^_^
鹿港鎮公所全球資訊網:http://www.lukang.gov.tw/
鹿港老街:http://historic-street.lukang.gov.tw/index_flash.html
鄭玉珍 http://www.jyj.com.tw/jyj2009/
電話:04-7753532 04-7784237
地址:彰化縣鹿港鎮龍山里金門街70巷7號
- Jun 08 Mon 2009 23:45
鹿港三輪車文化之旅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